流云天际

【浅析】十胜十败论中的哲学与政治思想

不知为什么普遍观点是郭嘉十胜论的主要作用是鼓舞军心,主席对十胜论的评价倒是非常高,认为“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,切中要害,言简意赅,博大精深,古今罕成“。十胜论涉及的兵法层面我解析不出来,因为在下不懂兵法……依个人之见,十胜论是给君主的一篇立身大纲和立国大纲。毕竟十胜论用来鼓舞军心其实比较困难,那时大多数人是没机会读书的,所以不要说士兵,就算是将领,能听懂十胜论说的是什么估计都不太容易。

【绍繁礼多仪,公体任自然,此道胜一也。】
根据【体任自然】来看,【道胜】中的道是道家的道,也就是【道法自然】中所谓的大道。
道家所谓的道法自然,就是说大道以依据自己的心意,做真正的自己为原则,也就是所谓的真实、不虚伪、不做作。
【道胜】即为君主者,当遵从自己真实的心意自在行事,不被虚伪的礼教束缚,这样就能从本质、根源上胜过对手。
从奉孝的角度也可能只是吐槽,明公你要是和袁绍一样麻麻烦烦,嘉就不跟你干了……

【绍以逆动,公奉顺以率天下,此义胜二也。】
根据【奉顺以率天下】来看,【义胜】中的义应该是指儒家中的道义。
曹操当时的情况,比较狭义的指向是【奉天子以伐不义】,但广义的指向应该是儒家思想中的”义者,宜也“,即顺应天理、顺应民心:
【名不正,则言不顺,言不顺,则事不成。——《论语·子路》】
(也就是说,无论兴兵讨伐还是治国安邦都要名正言顺,否则就很难成功。)
【义胜】即为君主者,唯有顺应天理民心,才能统御天下。

【汉末政失于宽,绍以宽济宽,故不慑,公纠之以猛,而上下知制,此治胜三也。】
貌似【汉末】有纠结,此处不管他,毕竟录入书中时肯定会有润色,况且从吐槽的角度来说奉孝那位要佐君王成【霸王之业】的肯定把自己所处的时代当汉末。
从【纠之以猛】【上下知制】来看,【治胜】中的治指法治,也就是整治安定天下的方法。
当时割据统治多被世家大族裹挟,比如说陈登可将吕布玩于股掌,刘琮被迫举州降曹,曹操算是少有的在与世家大族斗争中取得暂时性胜利的人,在建安九年提出的【重豪强兼并之法】,可以说是对【治胜】的一个完美注脚。
【治胜】即为君主者,当严整制度,威慑豪强,使他们臣服,方可天下太平。

【绍外宽内忌,用人而疑之,所任唯亲戚子弟,公外易简而内机明,用人无疑,唯才所宜,不间远近,此度胜四也。】
从【用人无疑】来看,【度胜】的度指度量。
曹操《求贤令》中的【用人唯才】【不拘德行】实在太有名了,但《求贤令》是建安十五年才发的,来源于法家思想【恃术不恃信】,与十胜论中的【唯才所宜】显然是有偏差的,十胜论中的【唯才所宜,不间远近】取自儒家的【外举不避仇,内举不避子】。
也就是说,对于人才的任用上,十胜论批判【用人唯亲】和【用人疑之】,提倡【用人不疑】【人尽其才】。【外易简而内机明】是君主要具备识人的能力,【用人无疑】是在君主选用一个人后就不要再怀疑这个人的能力和自己的眼光。【唯才所宜,不间远近】就是用人外不避仇,内不避子,只要这个人有才能,不论君主的亲疏好恶,都要让他发挥才华。所以十胜论中的【用人唯才】,和【重才不重德】,乃至于【不仁不孝皆用之】没什么关系,只能说后者在偏颇的路上走得太远了。
【度胜】即为君王者当有度量,不以自身好恶亲疏用人,能做到用人不疑,尽用其才。

附注:
【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:“南阳无令,其谁可而为之?”祁黄羊曰:“解狐可。”平公曰:“解狐非子之仇邪?”对曰:“君问可,非问臣之仇也。”平公曰:“善。”遂用之,国人称善焉。
居有间,平公又问祁黄羊曰:“国无尉,其谁可而为之?”对曰:“午可。”平公曰:“午非子之子邪?”对曰:“君问可,非问臣之子也。”平公曰:“善。”又遂用之,国人称善焉。
孔子闻之曰:“善哉,祁黄羊之论也!外举不避仇,内举不避子,祁黄羊可谓公矣。”】——《吕氏春秋》

【绍多谋少决,失在后事,公策得辄行,应变无穷,此谋胜五也。】
从【策得辄行】来看,【谋胜】中的谋应该是指【选取策略】,也就是决断。
作为君主,总有许多智谋之士为其划策,因而非谋划之难,而是决策之难,再好的谋略,如果因为君主“见事迟”,失掉了时机,也会【失在后事】。而如果能及时决断,抢出时间,留有应变的余地。
比如说在官渡之前打掉了刘备,如果曹操不能在刚灭了董承三族的情况下保持冷静,发现刘备是个祸害就及时把他打掉,基本上就胜不了袁绍了。又比如说亲解白马之围,亲去乌巢烧粮,并有【贼到背后乃白】的气魄,估计还是会被袁绍击败的。
【谋胜】指君主要有当断则断的气魄,只有行为果断不犹豫,才能为自己留有应变的余地。
说起来,曹植斩门吏而出城虽然是演义,但也能体现出曹操偏爱行为果断、策得辄行的人。

【绍因累世之资,高议揖让以收名誉,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,公以至心待人,推诚而行,不为虚美,以俭率下,与有功者无所吝,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,此德胜六也。】
从【至心待人,推诚而行】来看,【德胜】中的德指德行。
上位者的喜好决定了臣子的品行,上位者喜好【高议揖让】,臣子就会【好言饰外】;上位者能做到【至心待人】,臣子就会【忠正有实】。
此外【以俭率下,与有功者无所吝】算是曹操一生中非常让人推崇的优点,曹操一生简朴,但对于功臣从不吝惜封赏,比如在建安十二年二月下的丁酋令,核心就是与贤人共享天下之利。
【德胜】即为君王者当有德行,诚心待人,以勤俭为表率,对有功的功臣不要吝惜赏赐,这样才能得到忠正有实的臣子。

【绍见人饥寒,恤念之形于颜色,其所不见,虑或不及也,所谓妇人之仁耳,公于目前小事,时有所忽,至于大事,与四海接,恩之所加,皆过其望,虽所不见,虑之所周,无不济也,此仁胜七也。】
【仁】乃儒家最高的道德原则,”仁者,人也“,【妇人之仁】指指处事姑息优柔,不识大体。
目前来看认为献帝是可塑之才的都举他在饥荒中惩罚侯汶,救济百姓,但是,这也证明了献帝没有廓清宇内的才华:
一、错用贪官侯汶,使百姓饿死。
二、在发现侯汶犯错后,只打了五十廷杖。
三、没有意识到百姓饿死的根本原因不是饥荒也不是眼前这一个贪官。
所以,在汉末哪种礼崩乐坏、军阀割据的环境下,【见人饥寒,恤念之形于颜色,其所不见,虑或不及】的人是担当不起匡复天下的重任的。
另外一个例子,官渡之战后坑杀降卒七万,杀降当然不对,但当时曹操后方的情况是粮食短缺至于劫掠,不坑杀眼前的降卒,身后的百姓就要饿死。那么是恤念眼前的降卒还是后方的百姓?
【仁胜】指君王不可有妇人之仁,不能只看眼前的事情,而要有全局观。只有这样,才能做到兼济天下。

【绍大臣争权,谗言惑乱,公御下以道,浸润不行,此明胜八也。】
【明胜】之明是明君之明,即君王必须明智。
君王注定要有许多大臣,大臣注定会不和,会争权,只有贤明的君主,才能调解好属下的矛盾,让属下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而不是内斗不休。
有一个个人很喜欢的实例,张辽是反对打乌丸的,但白狼山遇敌第一个冲出去的也是张辽,曹操对武将的驾驭实在是无人能比的。

此外【初,陈群非嘉不治行检,数廷诉嘉,嘉意自若。太祖愈益重之,然以群能持正,亦悦焉。】此事上亦可体现曹操高超的御人之术。
【明胜】指君王要善于御下,绝不能听信谗言,放任大臣争权内斗,而要用道义匡正属下,让属下同心协力。

【绍是非不可知,公所是进之以礼,所不是正之以法,此文胜九也。】
【绍好为虚势,不知兵要,公以少克众,用兵如神,军人恃之,敌人畏之,此武胜十也。】
【文胜】【武胜】要并在一起说,因为这两条合在一起就是【文治武功】
【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,文王以文治,武王以武功,去民之灾,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。】——《礼记·祭法》
【文治武功】可【去民之灾】,那具体什么是文治武功呢?十胜论对此进行了扩展,说明【文治】,即为【所是进之以礼,所不是正之以法】,也就是说,看到对的事情,就加以礼遇,看到不对的事情,就用法令来匡正它,如此而已。
【武功】则要求君王善于用兵,【军人恃之,敌人畏之】,也就是说,手下的士卒都依赖、相信,敌人都畏惧、害怕,这样的统帅,必定战无不胜。
【文胜】指君王明辨是非,能做到惩恶扬善。
【武胜】指君王善于用兵,受士卒信赖,敌人畏惧。

【公有此十胜,于以败绍无难矣。】
【如卿所言,孤何德以堪之也!】
曹操如果真听过这十胜论,发出【何德以堪】的感慨应该是真心的,因为要按照这十条要求做君王,基本上打败谁都可以了。

总结一下,做君主的人应该遵守的十项原则:

【道胜】遵从自己真实的心意自在行事,不被虚伪的礼教束缚。
【义胜】顺应天理民心,统御天下。
【治胜】严整制度,使豪强臣服。
【度胜】用人不疑,唯才所宜,不间远近。
【谋胜】策得辄行,当断则断。
【德胜】砥砺德行,诚心待人,以勤俭为表率,对有功者不吝赏赐
【仁胜】不可有妇人之仁,要从全局考虑,心怀天下。
【明胜】要善于御下,不能听信谗言。
【文胜】明辨是非,能做到惩恶扬善。
【武胜】善于用兵,受士卒信赖,敌人畏惧。

也就是说在大道的层面上,要【顺应本心】,【顺应天道】。
在治国的层面上,要【严整法度】【尽用人才】【当断则断】。
在自身的层面上,要【砥砺德行】【心怀天下】【善于御下】。
在功业的层面上,要【惩恶扬善】【宣扬国威】。

所以……私以为,十胜论就是类似《如何做一个战无不胜的君主》的成功学著作……

评论(4)

热度(76)

  1.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